野外活動須防蜱蟲叮咬
清明時節(jié),市民會掃墓祭祖,或郊游踏青。昨日是“世界衛(wèi)生日”,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提醒,野外活動易遭蜱蟲叮咬,個人防護措施一定要做好。
被蜱蟲叮咬嚴重可致呼吸衰竭
早幾年,河南、山東等地報道了“蜱蟲咬人致死事件”。小小蜱蟲激起大風波,一時間“談蜱色變”。
蜱蟲真有那么恐怖?昨日,筆者從廣東省疾控中心了解到,致人死亡的不是蜱蟲,而是蜱蟲體內(nèi)攜帶并通過叮咬傳播給人類的致病性微生物。
據(jù)該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所副所長蔡松武主任醫(yī)師介紹,人被受感染的蜱蟲叮咬之后,很有可能得以下疾?。?a href='http://www.ahmeisu.com/Product/065427141.html' target='_blank'>萊姆病、斑疹熱、Q熱、森林腦炎、出血熱、巴貝斯蟲病、泰勒蟲病、落基山斑疹熱等81種病毒性、31種細菌性和32種原蟲性疾病。
蔡松武表示,即便蜱蟲沒有攜帶致病性微生物,被它叮咬后的局部組織受到破損,留有微小的傷口,也有可能發(fā)生炎癥、糜爛、潰瘍,或繼續(xù)感染;此外,某些蜱蟲在吸血過程中涎液分泌的神經(jīng)毒素可導致被咬者的運動性纖維發(fā)生傳導阻滯,引起肌肉麻痹,嚴重的還導致呼吸衰竭而死亡,這種稱為“蜱癱瘓”。
蜱蟲廣泛存在于有茂密植物地區(qū)
蔡松武介紹,蜱蟲分為硬蜱和軟蜱。硬蜱一旦在宿主身上找到適宜的地點吸附,就輕易不換地方(蛻皮、產(chǎn)卵時期除外),吸血的時間很長,且一般不會脫落下來。軟蜱則只在吸血的時候才到宿主身上去,吸完血就脫下來藏在居處,“但不管硬蜱還是軟蜱,它們都有吸血的特性,對人類危害很大?!?
蔡松武強調(diào),蜱蟲廣泛存在于丘陵、山區(qū)、森林、草叢中等有茂密植物的地區(qū),因此,市民到郊外地區(qū)時應做好預防措施,以免被蜱蟲叮咬。
若不慎被蜱蟲叮咬,由于其吸血的口器很復雜,上面長著倒刺,蔡松武介紹,正確的方法應該按以下步驟進行:用鑷子或尖鉗子貼近皮膚并夾牢蜱的頭部,然后慢慢施壓移除;在移除蜱時要小心不要把蜱捏碎或扭斷,因為破損的皮膚或粘膜沾染到受感染的蜱的組織碎屑或糞便,也有機會受感;在移除蜱后,應用碘酒或酒精消毒被叮咬的部位,并用肥皂及水洗手。
防蜱貼士
【出發(fā)前】
◆穿淺色長袖衣服及長褲
◆穿上可遮蓋整個足部的鞋子,避免穿拖鞋或涼鞋
◆把褲腳塞進襪子或長靴里以防止蜱蟲接觸到皮膚
◆在裸露皮膚及衣物上涂抹含有避蚊胺的驅(qū)蚊水(不建議2歲以下的幼兒使用)
◆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化妝品或護膚品
【在途中】
◆避免穿過樹叢或草叢,不要觸碰路邊的植物
◆避免在樹叢、草叢或潮濕陰暗的地方歇息
◆不要把衣物掛在樹叢或草叢上
◆不要喂食野生或流浪動物
【回程后】
◆查看身體和衣物,清理依附的蜱蟲
◆用肥皂淋浴和清洗衣物
◆檢查和清潔隨行寵物的身體 (記者/曹斯 通訊員/粵康信)
- 上一篇:你知道嗎:家有寵物,該防哪些?。?/a> 2014/4/13
- 下一篇:這個春天慎防“病媒傳染病 2014/4/13